非洲豬瘟病毒因其接觸傳播方式,以及高致死率(90-100%),被傳為“坐在輪椅上的殺手”,中國養豬界也因此創造性的開發出“精準剔除”技術,應用于控制非瘟的傳播。其中不少豬場按照總結拔牙策略執行,依然失敗,排除執行力的原因,推測非洲豬瘟是否還存在另外的傳播方式呢?筆者查閱相關文獻發現,非洲豬瘟可能還存在空氣傳播途徑。下面兩篇關于非瘟空氣傳播的文獻,筆者為您解讀。
一、荷蘭科學家H.C. de Carvalho Ferreira證明空氣傳播ASFVH.C. de Carvalho Ferreira等將3種毒株(高毒力毒株-巴西’78毒株、中等毒力毒株-荷蘭’86和馬耳他’78)接種試驗豬后,采集豬上方1m高度的空氣樣本,另外同時采集咽拭子和糞便樣本。結果顯示高毒力與中等毒力毒株接種后的豬只上方空氣樣本,可以檢測到ASFV核酸;進一步分析發現,空氣中病毒含量與糞便排毒呈正相關。研究使用了3種ASFV毒株:高毒力毒株-巴西’78毒株、中等毒力毒株-荷蘭’86和馬耳他’78高毒力巴西株免疫10頭實驗豬,劑量為4.5 log10 TCID50 ;中等毒力荷蘭株和馬耳他毒株各免疫3頭實驗豬,劑量分別為3.5 log10 TCID50 和 3.0 log10 TCID50 ,另外各放置7頭豬作為中等毒力毒株的同居豬。
在試驗豬欄,取豬上方約1m高度的空氣采樣10分鐘。接種后0~ 27d,每周采集3次空氣樣本。從第28到實驗結束(第70天),每周采集兩次空氣樣本。另外巴西高毒力組,豬欄空氣出口,也采集樣本。每只試驗豬,第0-13天,每天采集口咽拭子和糞便樣本;從第14-27天,每周采集3次;巴西組(高毒力)在第 0- 9天,每周采集3次。第28至實驗結束(第70天),高毒力和中等毒力組每周采集2次。
接種后,第4天可在豬上方空氣樣本和出口處空氣樣本中檢測到病毒DNA,并持續到第9天(豬死亡) 注:OPF-咽拭子、Feces-糞便、Air filter(above the animals)-豬上方空氣樣本、Air filter(air exit)-出口處空氣。
中等毒力馬耳他接種后,從第5-20天,空氣帶毒;咽拭子(OPF)在至試驗結束依然能能檢出病毒。空氣樣本(Air filter)與糞便樣本(Feces)中病毒檢出,高度相關,說明糞便排毒可能是導致空氣傳播 ASFV的主要因素。 注:OPF-咽拭子、Feces-糞便、Air filter-空氣樣本
中等毒力荷蘭接種后,從第4-30天,空氣帶毒;咽拭子(OPF)在至試驗結束依然能能檢出病毒??諝鈽颖荆ˋir filter)與糞便樣本(Feces)中病毒檢出,如馬耳他毒株一樣,呈高度相關。如下圖4所示。 注:OPF-咽拭子、Feces-糞便、Air filter-空氣樣本
高毒力和中等毒力的ASFV在感染豬上方空氣和出口均能檢測到;空氣中病毒與糞便排毒呈高度相關。二、Ann Sofifie Olesen等科學家證明空氣接觸可以感染Ann Sofifie Olesen等科學家使用波蘭毒株ASFV(POL/2015/Podlaskie/Lind-holm)對豬進行鼻內接種,讓陰性豬直接(豬圈內和豬圈之間的接觸)或通過空氣接觸病毒感染豬。結果顯示:在圈內、圈間和空氣接觸的豬都感染了病毒,空氣樣本中也檢測到了ASFV DNA。
試驗組(1-4號和23-26號)鼻內接種4 log10 TCID50每2mL的病毒。其他豬不接種病毒。
鼻內接種豬:1-4,23-26,放置于Pen1,黑色圓點;直接接觸豬:5-8,27-30,放置于Pen1,白色方形;間接接觸豬:9-12,31-34,放置于Pen2,黑色菱形;空氣接觸豬:13-16,35-40,放置于Pen,白點和灰點;陰性對照豬:17-22,41-44,放置于Pen5,黑色方形和灰色方形;
2.3.1.直接接觸組和間接接觸組豬只血液均可檢測到病毒試驗開始的第8天,有豬只血液中檢測到病毒,整個試驗進行期間,編號為13、14、15、35、36、37、39、40的豬血液檢測到病毒,編號為16、38實驗豬血液中沒有檢測到病毒上述兩篇文獻的結論均證實非洲豬瘟可以通過空氣傳播,H.C. de Carvalho Ferreira研究數據還表明:空氣中ASFV與糞便排毒相關。目前證實能通過空氣傳播ASFV的文獻較少,需要更多文獻進行佐證;臨床上豬場進行非瘟防控時,除了考慮病毒的接觸傳播外,還需要考慮空氣傳播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