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5
越南中央動物藥業股份公司和美國農業部農業研究處梅島動物疾病中心發表的文章《Evaluation of the Safety Profile of the ASFV Vaccine Candidate ASFV-G-?I177L》,對目前熱議的越南商品化非洲豬瘟疫苗的安全性進行評價。文章主要通過免疫疫苗后實驗豬、同居豬的血液和鼻腔排毒;實驗豬和同居豬血液中病毒測定和抗體轉陽率;大劑量免疫后的臨床癥狀;在豬上連續傳代5次的體溫變化和病毒滴度等4個方面進行評價。
以下為詳細試驗數據解讀:
免疫疫苗后實驗豬、同居豬的血液和鼻腔排毒
實驗豬和同居豬在第28天依然通過鼻腔排毒。
如下表1所示,疫苗免疫豬(I1-I4)鼻腔第28天依然能檢測到病毒,Ct值為32.78;同居豬(C1-C5)在第28天能檢測病毒。上述實驗結果說明:疫苗免疫后,至28天試驗截止時,依然發生排毒(如果實驗時間延長,實驗豬是否會隨著時間,繼續排毒呢);且出發生了同居豬感染,且同居豬對外界排毒。
表1:使用PCR檢測免疫ASFV-G-I177L(I1-I4)和同居豬(C1-C5)的鼻腔拭子和血液中的病毒基因組
實驗豬和同居豬血液中病毒測定和抗體轉陽率
免疫疫苗后,30%同居豬血液病毒核酸陽性,且有高含量(Ct值21.14)病毒血癥豬只;疫苗免疫豬抗體轉陽率96%,并未達到100%,同居豬50%抗體轉陽率。
如下表2所示:疫苗免疫后,豬只并未100%產生免疫反應。至第49天試驗結束時,從50頭試驗豬中挑選的25頭檢測抗體,發現依然有1頭抗體呈陰性,說明該疫苗存在免疫失敗的問題;
同居豬感染嚴重。50%(5/10)同居豬抗體呈陽性,30%(3/10)同居豬血液核酸陽性。比較有意思的是,有一頭同居豬,病毒Ct值為21.14(高病毒載量),但抗體陰性,推測該豬處于感染早期。同居豬感染試驗結果說明該疫苗存在嚴重的水平傳播,且傳播后,能導致豬只高病毒血癥。
表2:PCR檢測免疫過疫苗和同居豬、對照組血液中病毒和抗體
大劑量免疫后的臨床癥狀
分別使用10倍、5倍、1倍劑量的疫苗免疫豬后,觀察豬只的臨床癥狀。結果顯示:除了偶爾體溫升高和咳嗽,所有豬均未出現明顯臨床癥狀。下圖1為3組試驗豬,免疫疫苗后的體溫變化。
ASFV-G-?I177L在豬上連續傳播5代的體內的體溫變化和病毒滴度
傳播的5代的體溫均較正常,但隨著代次的增加,病毒含量慢慢升高。
如圖2所示,所有代次的豬,除個別豬體溫偶爾升高又恢復正常外,其他豬均正常;如圖3所示,所有代次的感染豬,其體內病毒在第28天均為陽性,且隨著傳代次數的增加,至第28天時的病毒滴度,一代高于一代。P1-P3代,在試驗的28天,病毒滴度有明顯的降低,但P4、P5代,在試驗的28天內,病毒滴度幾乎沒有出現降低。
圖2:ASFV-G-?I177L在豬上連續傳播5代的體溫變化
圖3:ASFV-G-?I177L在豬上連續傳播5代的體內的病毒滴度
分享完以上數據,各位估計跟我一樣,內心充滿擔憂和疑惑。擔憂這個疫苗存在的水平傳播、高病毒血癥、子代越來越穩定等問題依然為解決;擔憂這個疫苗并未在育肥豬上進行試驗(總所周知國內非法非洲豬瘟疫苗導致的育肥豬關節腫大、皮膚病等癥狀);疑惑于越南政府在西方、中國都未敢批準的情況下,敢為人先,批準了世界首個商用非洲豬瘟疫苗。
最后我們看看2020年發表的關于哈獸研正在研發的非洲豬瘟疫苗《A seven-gene-deleted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is safe and effective as a live attenuated vaccine in pigs》進行的安全性評價試驗數據。如下表3:由于未在HLJ/18-7GD 疫苗免疫的豬上檢測到病毒,因此采集免疫后5-10天的血液接種2-5代,結果其血液和組織器官均為陰性。
表3:病毒DNA檢測用于HLJ/18-6GD和HLJ/18-7GD病毒的安全性評價
最后結語,對比越南(其實是美國)和中國的兩種基因缺失苗,在安全性評價上,越南苗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但越南政府依然推行,可能是無可奈何下的飲鴆止渴之舉,該國養豬業是逐漸恢復還是走向毀滅,我們靜觀其變。